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黄海海战视频(黄海海战指挥官),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黄海海战视频(黄海海战指挥官)。
网友提问:黄海海战,如果英国教官还在旗舰上,我朝会打赢吗?
优质回答:没有胜利的可能。
第一,双方军人的战斗意志完全不同。日军是主动要寻找北洋舰队进行决战的。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偷袭珍珠港,都是有准备之战。
清军的北洋舰队是护送陆军在朝鲜登陆返航时遭遇日军。清军估计心里都默念可别遇上日军舰队。我们都干完活了,回去一交差就下班了。因此两军一个积极寻战,一个避之不及。因此北洋舰队在气势,心理上已输一阵。
第二,两军的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有较大差距。日军军舰平均航速16.5节,清军平均航速15.6节。日军主力旗舰浪速号航速22节,是最先进的铁甲舰。此舰乃清政府所订,当时交了订金。后来没钱买不了。英国人转手卖给了日本。日本是靠全国人民乃至天皇大臣共同捐款购买。
日军有世界最先进的速射炮68门。清军约6门。清军唯一优势有克虏伯大炮,但射速慢。日军炮击命中率大约5%,清军命中率仅1.6%。所以两军军士的素质日军更胜一筹。再加上日军都不怕死,清军至少有一半人害怕战斗,临阵脱逃的也不少。
第三,两军的战略指挥也存
在巨大差距。日军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日军一炮就命中清军旗舰致远号了,打坏了指挥塔。丁汝昌还从上面摔下来受伤,各舰失去指挥,群龙无首。清军此次出航不知怎么想的,多带穿甲弹,少带开花弹。穿甲弹威力小于开花弹,且多打在水线以上。
要说北洋舰队多数舰只当时是够玩命的,怎奈两只舰队背后的两个政府是截然不同的。日本想的是称霸亚洲乃至世界。清政府想的是奴役人民,维护统治。一个明治维新,蒸蒸日上,另一个百日维新,摇摇欲坠。别说英国教练在了,谁来也帮不了他。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免遭欺侮。
其他网友观点如果英国教官没有撤走回国,黄海海战是否获胜,难以得出结论
原因很简单,黄海海战的失败原因并非只有人员素质和指挥能力问题。
黄海海战的失败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政治层面。光绪帝在李鸿章警告北洋水师只有8艘能够投入战斗的情况下,下令北洋水师急于和日本联合舰队决战,而非修复战舰、提升装备,至少听从丁汝昌要求速购弹药和安装速射炮完成后,北洋水师才能在过去几年没有丝毫装备提升、弹药购买的情况下恢复战力。
光绪帝等急于求战、决战,让本就虚弱的北洋水师仓促应战,北洋水师在大局上已经失败。
原本朝鲜问题,可以用外交解决。不需要用武力解决。很多人都忘记甲午战争本来是解决朝鲜问题,结果却让大清单独吞下苦果。就问大家一句,如此的为朝鲜付出代价,值得吗?
大清没有宣战,而采取李鸿章的外交解决,最坏的结果就是:朝鲜独立。大清最多不过是失去一个藩属国而已。而且在李鸿章的外交解决下,引入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进入朝鲜,日本也无力独吞朝鲜,朝鲜更多是成为多国争夺的新战场。
而大清可以让战火在国门外燃烧而没有烧进来。
二、水师装备层面。在黄海海战时,北洋水师舰队存在的准备问题是:
战斗力在战舰没有得到升级、维护下丧失。
北洋水师的吨位虽然大,但船速满、射速慢;日本联合舰队吨位虽然小,但船速快、射速快。
若北洋水师在1895年3月后,速购的弹药已经运到、速射炮已经安装的情况下,黄海海战将会是不同情景,北洋水师才有可能在技术装备上击败日本联合战队。
北洋水师在装备层面上还有一个问题:弹药问题。虽然战后派遣去调查弹药的官员给出了北洋水师不存在弹药不足的调查结论,但问题依然存在:
1、这些弹药是黄海之战前就已经存在,还是黄海之战之后运到,调查报告没有给出结论;
2、这些弹药能否在北洋水师战舰上使用?如果不能使用,这些弹药就毫无意义。
三、人员素质。传统的观点认为北洋水师人员素质低下是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不可否认,在英国军官训练期间的北洋水师人员战斗素质更高。但不代表北洋水师在英国教员撤走后就纪律散漫。
李鸿章、丁汝昌和北洋水师各留学的舰长都有接受现代海军的思想。在军事纪律上也许会有些松散,但不会纪律散漫。
至于电影《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上岸放松、在船上抽鸦片等,应该是看做为北洋水师放假时的表现,而非平时作战训练的表现。
就如同美国海军上岸时就非常的狂欢、喝得醉醺醺,但没有人说美国海军纪律散漫。
我们看到的是北洋水师放假时释放压力的表现,却没有看到他们平时训练的表现。这也是常年在海上的海军和陆军的不同。
结论:甲午战争,本来不需要发生,单纯的外交即可解决。朝鲜独立或者灭亡,只是一种境外的威胁,没有到必须出手的地步。
况且还有李鸿章提出的外交解决方案:
1、引入英美俄势力到朝鲜,也是遏制日本扩大、护卫国门的最好方案。这也是张作霖经营东北意图引入美英抗衡日俄的做法。
2、可以为北洋水师恢复战力获得时间。即便要打,也要在北洋水师整装待发的情况去宣战。明知北洋水师战力不幸,却强行宣战,就是一种愚蠢。
3、外交解决最多是祸乱朝鲜,总比祸乱大清强多了。
甲午战争大清想要获胜必须具备的条件:
1、北洋水师装备升级完毕、弹药储备完成,到达满血恢复战力;
2、大清必须做好长期作战,拒绝短期击败日本的想法;
3、给战场将领自主作战权,而不是由不懂军事的光绪帝、翁同龢等朝廷中央瞎指挥;是战是撤,应由前方将领自主决定。在长期作战策略,保持实力比一城一池的争夺更重要。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其他网友观点英国教官会鼓动水手挟持管带投降日军而已。。。之后的威海保卫战时候就这样
更多黄海海战视频(黄海海战指挥官)请持续关注本站。
发布评论